?在過去25當中,USB在為電子產品提供連接和供電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
USB接口發生了變化,但無論用戶使用了哪種USB,主機總是能夠識別出其所連接的設備是什么。
但這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呢?它如何知道何時連接了鼠標而不是打印機?USB 2.0和USB 3.2的SuperSpeed有什么區別?
在這里,我們將為您介紹USB的內部工作原理,以及為什么USB能夠淘汰其他技術而被市場所青睞。
即插即用
故事要從20世紀90年代說起,那時,USB還沒有出現。在那個時代,奔騰處理器是最流行的選擇,Windows系統是3.1版本,個人電腦還是米色的。當時還沒有無線連接和云服務,因此打印、復制照片或使用外部存儲都需要采用物理連接的方式連接到電腦上。
與當今的PC不同,30年前的計算機配備了大量不同的接口和通信系統。由于每個接口的差異和局限性,使得連接并不順利。
鼠標和鍵盤幾乎總是使用串行PS / 2端口,每個端口都有專用的6針接口。打印機和掃描儀通過25針連接器連接到并行端口,而其他所有端口則通過經典串行端口連接。
如果不小心將鼠標插入鍵盤接口中會出現什么情況?由于PC不知道插入了錯誤的設備,因此它根本無法工作。實際上,這些端口并不能識別出來它所連接的設備,用戶必須告訴電腦它是什么,然后手動為它安裝正確的驅動程序。
如果一切順利,在安裝驅動程序后快速重啟,便可以正常運行。但通常情況下,PC用戶需要深入研究Windows的控制面板或主板的BIOS,以使其順利運行。
USB對系統供應商和制造商的吸引力的一部分在于它的相對開放的規范。與Thunderbolt和FireWire不同的是,它可以制作一個“USB 3.2”線纜并以此銷售,但并不完全符合規格中的所有細節。例如,它可能不支持全部帶寬或提供可用的最大功率。
雖然這使得這些產品的制造和購買都很便宜,但當你真正需要線纜的時候,這確實意味著它是一個潛在的雷區。USB提供了多種傳輸速度和電源模式,這讓問題變得更加復雜——在可預見的未來,這種情況將會出現。
但是,盡管存在松散的標準、令人困惑的命名方案和多種類型接口的缺陷,但是,USB仍然像以前一樣無處不在。幾乎每個計算機外設都用它連接到主機上——即使是無線的,也幾乎肯定會使用USB dongle。
也許終有一天USB將會被其他技術所取代,但就目前的市場情況而言,合理的價格和簡單的訴求和持續不斷的改進是促使USB前進的動力。USB確實是一個忠實的老朋友。